中央电视台专访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席王汉武,揭秘“空壳假洋品牌”现象。是投资还是投机?要生存还是发展?建诚信还是树假牌?昨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发,焦点访谈即将播放。详情,请上网搜索、收看“王汉武谈空壳假洋品牌”。 http://www.tudou.com/programs/view/XR5fnWapXLU/ 揭秘商场空壳国际品牌:国外注册商标国内生产 2011年03月16日 15:36:05 来源: 央视网 【揭秘空壳“洋品牌”】11 空壳无路可走 须提信心练内功 【导语】空壳洋品牌利用的就是很多国人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。意大利的服装就是好,法国的香水就是好、瑞士的手表就是好,而他们殊不知有些品牌很可能就是中国企业自己注册的,买来买去你可能买的只是一个空壳的“洋商标”。其实,好端端的中国品牌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加一个洋出身呢?国产品牌应该如何提升信心呢? 【正文】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的王汉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品牌的研究,他认为,空壳洋品牌的出现,恰恰反映的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自身品牌认识的缺陷。 【同期】 我觉得第一个还是投机主义,它不是用一种投机的眼光,是一种投机的思想,第二是一种急功近利,他们希望在短期之内,透过一些非常浅显的,非常直接的一些品牌要素的建立,而快速达到了自己的企业的暴利的这样一个目标,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深层次的一个原因。 【正文】王汉武研究员认为,中国企业利用洋品牌在国内进行销售,其实对自身的品牌发展、建设并没有帮助,这些空壳洋品牌不仅自己会走进死胡同,也会搅乱国内的消费诚信环境。 【同期】 现在在一线城市,这些国产的洋品牌,正呈现一个退潮的现象,那么包括在服装界,一线品牌目前有资料显示,有30%已经开始退出,30%退出,二三线城市也开始有一种萎缩的现象,这个里面第一是消费者本身,它的品牌的意识在快速地觉醒。再加上整个真正的品牌的一个竞争的时代正在来临,所以未来国产洋品牌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狭窄。 【正文】王汉武研究员认为,中国很多知名的企业并没有改变出身,但是他们仍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,也依靠中国品牌赢得了尊重,究其原因不是在于他们商标的属性,更关键的是在企业产品质量上。因此中国品牌的发展还是要靠练内功。 【同期】 一个就是产品的创新,用你的产品不断地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,发展,第二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,就是营销模式的创新。++随着我们的中国消费者品牌意识的觉醒,有一些国产的洋品牌一定会剥去它的伪装,最后被消费者所唾弃,而另外的一部分品牌,它们是透过不断地练内功,抓质量最后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芳心,而让消费者真正地把它和国际品牌放在一起,去热爱去忠诚的时候,我们中国真正的品牌时代才会来临。 |